电动车头盔新规实施,一篇文章读懂CCC认证与安全选购指南!2025年电动车头盔CCC认证已全面实施,本文详解新国标要点,提供从认证查询到选购使用的全指南,守护你的骑行安全。
一、引言:新规背景与重要性
电动自行车已成为我国民众短途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而头盔则是骑行中保护头部的关键装备,可吸收碰撞能量、分散冲击力,降低颅脑损伤风险。
研究表明,正确佩戴头盔可使头部重伤风险降低70%,死亡风险降低40%以上。
自2025年5月1日起,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规定电动自行车乘员头盔必须通过CCC认证并标注认证标志后,方可出厂、销售、进口或者在其他经营活动中使用。
二、CCC认证与国家标准详解
1. 强制性认证要求
根据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公告,自2025年5月1日起,电动自行车头盔必须通过CCC认证并在产品上标注相关标识。
消费者可通过“全国认证认可信息公共服务平台”(http://cx.cnca.cn)查询头盔的认证详情。
这意味着未获得CCC认证并标注认证标志的头盔,将不得出厂、销售、进口或在经营活动中使用。
2. GB 811-2022新国标核心内容
《摩托车、电动自行车乘员头盔》(GB 811-2022)是电动自行车乘员头盔领域的第一项强制性国家标准,于2023年7月1日正式实施,全面替代GB 811-2010《摩托车乘员头盔》。
新国标主要修订内容包括:
•扩大了适用范围,增加了电动自行车乘员佩戴的头盔
•增加了3个安全性能指标:头盔护目镜的耐磨性(雾度)、头盔壳体表面凸起结构和表面摩擦力
•测试用头型尺寸参数更适配亚洲人头型数据,头型由4个增加到5个
•修改了头盔的种类和形状,按适用对象分为A类盔和B类盔
三、如何选购合格头盔
1. 认准安全标识
选择符合国家标准GB 811-2022的头盔,正后方应有A类(黄色椭圆)或B类(天蓝菱形)标识
电动自行车骑行建议选择B类或防护更优的A类头盔。
A类盔为摩托车乘员头盔,适用于摩托车乘员和电动自行车乘员;B类盔为电动自行车乘员头盔,仅适用于最高时速不大于25km/h的电动自行车乘员
2. 检查关键部件
测试缓冲层性能:按压缓冲层,材料应密实且轻微回弹,无异味。密实缓冲层可有效吸收撞击能量。
检查结构完整性:挤压头盔两侧,合格品应具备足够刚性;护目镜应无色透明、无裂纹,系带宽度需超过成人拇指,锁扣牢固易解。
验证反光标识:头盔左、右、后部需贴反光标识,反光亮度高且单面投影面积≥640mm²。夜间骑行时,合格反光标识可显著提升可见性。
3. 试戴与尺寸选择
试戴时需确保头盔与头部紧密贴合,重量适中,壳体与缓冲层需覆盖额头至后脑的主要区域,同时确保视野清晰无遮挡。
购买前一定要试戴,确保头盔尺寸和自己头型大小相当,不要过紧或过松。
新国标充分考虑中国人的成人和儿童头型尺寸,在原有规格基础上增加了特小和特大两种头盔规格。
四、头盔使用与维护指南
1. 按场景选择类型
A类头盔(包括全盔和3/4盔)适用于摩托车及电动自行车骑行,而B类头盔则仅限于电动自行车使用。
对于城市通勤场景,建议选择全盔或3/4盔;夏季骑行时,可选择符合安全标准的半盔。
2. 正确佩戴方法
佩戴头盔时,将后部调节器开至最大,水平佩戴头盔,不可前仰或后翘。
头盔前仰会导致无法保护前额,后翘会遮挡视线并无法保护头的后部。
使用时应将调节器旋紧,直到头盔不晃动并感觉舒适。使用时必须系紧系带,在发生碰撞的瞬间,头盔才不会飞出去。
3. 定期更换与保养
塑料壳体头盔建议2-3年更换,碳纤维头盔保养得当可用5年。户外高频使用(如外卖骑手)建议每年检查,最长使用不超过2年。
若壳体或缓冲层出现裂缝、挤压变形,需立即更换。
避免暴晒、湿热环境,远离汽油、酒精等有机溶剂,存放于阴凉通风处。
五、结语
骑行安全,从“头”开始。随着2025年电动车头盔CCC认证的全面实施和GB 811-2022新国标的落地,消费者有了更明确的安全选购标准。
选择合格的头盔并正确佩戴,不仅是遵守法规的要求,更是对自身安全的重要保障。希望本文提供的指南能帮助您在骑行中获得更好的保护,让安全守护始终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