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2项劳动防护用品强制性国标发布,全面守护劳动者安全!

   2025-09-22 696
导读

本文详解2025年9月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42项劳动防护用品强制性国家标准,分析其覆盖的八大防护领域,聚焦听力、手部、足部防护的标准升级要点,解读新国标对企业生产与劳动者安全的重要影响。

2025年9月,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正式批准发布42项劳动防护用品强制性国家标准,此次新规全面覆盖眼面部、听力、呼吸、头部、手部、足部、服装及坠落防护八大核心劳动防护领域,为我国千万劳动者的职业安全筑起“新标准防线”。据了解,这是近五年来劳动防护用品领域规模最大的一次标准更新,旨在通过细化技术指标、强化防护性能,解决当前部分防护装备“防护不到位”“适配性不足”等行业痛点。



在劳动者关注度较高的听力防护领域新国标针对耳塞、耳罩等常用防护装备进行了全方位升级。不仅明确了产品的结构参数规范,要求防护装备在材质耐用性、佩戴舒适度上达到新标准,更着重优化了声衰减指标——根据不同作业场景的噪声强度(如工业车间、建筑施工等),细分了防护装备的降噪等级,确保劳动者能根据实际工作环境选择适配的听力防护产品,避免因“过度防护”导致沟通障碍,或“防护不足”引发听力损伤。


手部与足部作为劳动过程中易受伤害的部位,此次新国标也推出针对性措施。其中,《足部防护足趾保护包头》等8项标准聚焦足部防护的核心需求,针对高温、高寒、机械伤害、足部穿刺等典型风险场景,强化了防护装备的防刺穿、防腐蚀、抗冲击等关键性能指标。以《足部防护通用技术规范》为例,明确规定聚氨酯材料鞋帮需经过15万次连续弯折测试且无裂纹,大幅提升了防护鞋的耐用性,能更好适应长期高强度作业环境。手部防护方面,新国标则对防护手套的耐磨系数、防化学腐蚀性能进行了量化要求,特别针对电子制造、化工、机械加工等行业的特殊需求,新增了“防静电防护手套”“耐酸碱防护手套”等细分品类的技术标准,填补了部分细分领域的标准空白。


除了上述重点领域,新国标在眼面部、呼吸、头部、服装及坠落防护等领域的升级同样值得关注。



眼面部防护方面针对焊接、激光作业、化学品飞溅等高危场景,新国标对防护眼镜、面罩的透光率、抗冲击性能、防雾效果等指标进行了严格限定。例如,焊接防护面罩的遮光号需根据焊接电流精准匹配,且面罩镜片需能承受1.06kJ冲击能量而不破碎,同时新增“防紫外线透过率≤0.1%”的要求,进一步降低强光与有害射线对眼部的伤害。


呼吸防护领域新国标结合近年来工业粉尘、有毒有害气体泄漏等安全事故教训,对防尘口罩、防毒面具的过滤效率、气密性提出更高标准。其中,KN95级防尘口罩的过滤效率由原标准的≥95%提升至≥99%,且新增“在85L/min气流下,吸气阻力≤35Pa”的舒适性能指标,解决了传统高防护等级口罩佩戴闷热、呼吸不畅的问题。针对化工行业常见的有毒气体防护,新国标细化了不同类型防毒面具的适用场景,明确了针对有机蒸汽、酸性气体、氨气等不同毒物的滤毒盒更换周期判定标准,避免因滤毒盒失效导致的职业中毒风险。



头部防护方面新国标对安全帽的抗穿刺性能、耐低温性能进行了升级。要求安全帽在-30℃的低温环境下,仍能承受5kg钢锤从1m高度坠落的冲击而不破裂,同时帽衬的缓冲性能需满足“冲击加速度≤5000m/s²”,最大程度降低高空坠落物对头部的冲击力。此外,针对电力、通信等行业的高空作业场景,新国标还新增了“安全帽与安全带连接装置”的技术规范,确保头部防护与坠落防护的协同性。


服装防领域新国标聚焦高温、高寒、明火、静电等特殊作业环境,推出多款专用防护服装标准。高温作业防护服需能在200℃环境下持续30秒不熔化、不燃烧,且面料的热传导系数≤0.05W/(m・K);防静电工作服的表面电阻值需控制在10^6-10^9Ω之间,同时新增“耐洗涤50次后仍保持防静电性能”的要求,适配电子制造、油气储运等对静电敏感的行业。坠落防护领域,新国标对安全带、安全绳、锚点装置的承重能力、耐用性进行了强化,明确安全带的破断拉力≥22kN,安全绳在经受1000次拉伸循环后,破断拉力衰减率不得超过10%,为高空作业人员筑牢“生命防线”。


面对新国标的实施要求,国内劳动防护用品企业已积极行动。头部企业中,某防护装备有限公司投入2000万元升级生产线,引入自动化检测设备,确保每一批次产品均符合新国标指标;另一专注于呼吸防护的企业则联合高校研发新型滤材,在提升过滤效率的同时,将口罩佩戴舒适度提升40%。多地行业协会也纷纷组织企业开展新国标培训,邀请专家解读标准细节,帮助企业解决生产工艺调整、质量检测等环节的难题。



从劳动者反馈来看,新国标落地后的防护装备已显现出显著优势。在某汽车制造车间,工人王师傅佩戴新国标防护耳塞后表示:“以前戴耳塞要么降噪效果差,机器轰鸣声还是很刺耳,要么戴久了耳朵疼,现在这款耳塞戴着舒服,还能根据车间不同区域的噪音大小选择合适的降噪等级,干活时更安心了。”在建筑工地上,佩戴新国标安全帽的李师傅则提到:“之前的安全帽夏天戴特别闷,现在的新帽子透气性好,而且上次有个小钢管掉下来砸在头上,一点事都没有,安全感十足。”


市场监管部门也同步加强了新国标的执行监管。自2025年10月起,全国范围内开展劳动防护用品质量专项抽查,重点检查新国标覆盖的八大类产品,抽查范围涵盖生产企业、销售市场、使用单位等全链条。截至目前,已抽查产品1200批次,不合格率较去年同期下降15%,对不合格产品的生产企业已依法责令停产整改,并向社会公示不合格产品信息,引导企业与劳动者选择合规产品。


业内人士指出,42项劳动防护用品强制性国标的全面实施,不仅是我国职业安全防护体系的一次重要升级,更推动劳动防护用品行业向“高质量、精细化、智能化”转型。未来,随着标准的落地深化,预计将带动行业研发投入年均增长10%以上,催生更多适配不同行业、不同场景的新型防护装备,同时进一步降低我国职业伤害发生率,为劳动者构建更安全、更健康的工作环境。

 
举报收藏 0打赏 0
 
更多>同类行业资讯
  • qtadmin
    加关注1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本月点击排行
大家都在“看”
快速投稿

你可能不是行业专家,但你一定有独特的观点和视角,赶紧和业内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须知

手机扫一扫,查看资讯
手机扫一扫,掌上查看本条资讯
免责声明
• 
本文为qtadmin原创作品,作者: qtadmin。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qtsms.com/news/show-101.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marketing@qtsm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