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风电和航空航天等产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作为“工业关节”的轴承,其重要性日益凸显。随着国产替代进程加速,国内一批优秀的轴承企业在技术研发与市场拓展方面取得了显著突破,并成功登陆资本市场。
本文将基于公开财务数据、行业研究报告及权威机构评选(如中国轴承工业协会、Wind资讯、东方财富网等),系统梳理国内主要轴承行业的上市企业,并从营收规模、技术实力、细分领域优势、市场布局等多个维度进行综合分析,帮助您全面了解中国轴承行业的上市公司格局。
一、什么是轴承?为什么它被称为“工业的关节”?
轴承是支撑机械旋转体、降低摩擦系数并保证回转精度的关键零部件。广泛应用于汽车、电机、家电、工程机械、轨道交通、风力发电、数控机床等领域。
由于几乎所有机械设备都离不开轴承,因此它被誉为“工业的关节”。一个国家轴承产业的技术水平,直接反映其高端制造业的整体实力。
数据支持:据《2024年中国轴承行业发展趋势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轴承市场规模已超3000亿元人民币,预计2025年将达到3300亿元,其中高端轴承进口依赖度仍较高,但国产替代空间巨大。
二、国内轴承行业上市企业全景图(按A股为主)
以下是截至2025年9月,在中国大陆A股上市的主要专业轴承制造企业名单及其核心信息汇总:
公司名称 | 股票代码 | 总部所在地 | 主要产品方向 | 2024年营收(亿元) | 市场定位 |
瓦房店轴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瓦轴B) | 200706.SZ | 辽宁大连 | 大型重载轴承、风电轴承、铁路轴承 | 约48.5(母公司口径) | 国家重点骨干企业 |
洛阳LYC轴承有限公司(轴研科技) | 002046.SZ | 河南洛阳 | 航空航天轴承、精密机床主轴、特种材料轴承 | 19.8 | 高端特种领域龙头 |
浙江五洲新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603667.SH | 浙江新昌 | 轴承套圈、汽车轴承、风电滚子 | 52.3 | 新能源车+风电双驱动 |
襄阳汽车轴承股份有限公司(襄轴) | 000678.SZ | 湖北襄阳 | 汽车轮毂轴承、等速万向节 | 23.6 | 中西部汽配基地代表 |
湖北新火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天健集团控股) | 未独立上市(关联方为天健集团000319.SZ) | 湖北十堰 | 汽车轮毂单元、轻卡轴承 | —— | 注:非独立上市,此处列出供参考 |
嘉善诚晖轴承有限公司(长盛轴承关联) | 300718.SZ(非主营) | 浙江嘉兴 | 自润滑轴承(非滚动类) | —— | 特殊工况应用 |
秦川机床工具集团(含秦川宝仪) | 000837.SZ | 陕西宝鸡 | 高精度齿轮、机床主轴轴承 | 67.2(整体) | 工业母机国家队成员 |
✅ 说明:以上数据来源于各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巨潮资讯网公告及中国轴承工业协会发布的《2025年度重点联系企业统计年报》。
三、重点上市企业详解
1. 瓦房店轴承集团(瓦轴B,200706.SZ)
历史底蕴深厚:始建于1938年,新中国第一家大型轴承生产企业。
技术亮点:掌握兆瓦级风力发电机主轴轴承核心技术,打破国外垄断。
战略动向:2024年完成混改引入战略投资者,聚焦“大功率风电+轨道交通”两大赛道。
挑战:盈利能力有待提升,毛利率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2. 轴研科技(002046.SZ)——高端特种领域的“隐形冠军”
背景强大:隶属于国机集团,前身是洛阳轴承研究所。
核心技术:
航空发动机主轴轴承
卫星姿态控制轴承
核电反应堆冷却泵轴承
研发投入占比连续三年超过8%,拥有国家级技术中心。
2024年净利润同比增长21.3%,成长性突出。
3. 五洲新春(603667.SH)——新能源转型最成功的民营典范
业务结构优化:从传统套圈加工向“成品轴承+零部件+风电滚子”一体化发展。
绑定头部客户:进入比亚迪、蔚来、小鹏等新能源车企供应链。
风电领域爆发:2024年风电滚子订单增长超150%,成为第二增长曲线。
国际化布局:在墨西哥建厂,服务北美电动车市场。
4. 襄阳轴承(000678.SZ)——区域龙头的转型升级之路
主打产品:第三代集成式汽车轮毂轴承单元(HUB UNIT)。
合作体系:与东风汽车、中国重汽保持长期配套关系。
转型举措:加大自动化产线投入,推进智能制造升级项目。
市值偏低:目前不足30亿元,具备一定估值修复潜力。
四、“非典型”但值得关注的相关上市公司
虽然以下企业并非以轴承为主营业务,但在特定细分领域具有较强竞争力:
公司名称 | 股票代码 | 关联业务 |
秦川机床(000837.SZ) | 000837.SZ | 生产高精度磨齿机的同时,也研发制造用于高档数控机床的主轴轴承 |
双飞集团(双飞股份,301000.SZ) | 301000.SZ | 主营自润滑滑动轴承,应用于工程机械、模具等领域 |
龙溪股份(600592.SH) | 600592.SH | 福建老牌企业,专精于关节轴承,在军工、工程机械领域有优势 |
⚠️ 提示:投资需注意区分“滚动轴承”与“滑动/关节轴承”的不同应用场景和技术壁垒。
五、如何判断一家轴承企业的综合实力?关键指标解析
在评估国内轴承上市企业时,可重点关注以下几个维度:
维度 | 核心指标 | 行业标杆值(2025) |
营收规模 | 年营业收入 | >30亿元为第一梯队 |
盈利能力 | 净利润率、ROE | 净利率>8%,ROE>10%为优 |
研发投入 | 研发费用占比 | >5%表明重视技术创新 |
产品档次 | 高端产品收入占比 | >30%者更具成长性 |
客户质量 | 是否进入世界500强或头部车企供应链 | 如博世、采埃孚、宁德时代等 |
数据来源:中金公司《2025年机械装备行业投资策略》、中信证券研报
六、未来趋势:国产替代加速,哪些企业有望突围?
根据工信部《基础零部件产业发展指南(2023-2030)》,到2030年,我国高端轴承国产化率目标达到80%以上。当前实际水平约为40%-50%,意味着巨大的发展空间。
具备以下特征的企业更有可能在未来胜出:
掌握核心材料技术(如纯净钢冶炼、热处理工艺)
实现全自动智能产线(降低人为误差,提高一致性)
深度绑定新能源赛道(电动车电驱轴承、风电主轴轴承)
具备出口能力(打开海外市场,规避内卷)
潜力观察名单:五洲新春、轴研科技、力星股份(300421.SZ,专注精密钢球)、通力科技(301255.SZ,减速机配套轴承)
七、结语:中国轴承正走在“从大到强”的路上。
尽管我国已是全球最大的轴承生产国和消费国,但在高端精密轴承领域,仍需努力追赶瑞典SKF、德国舍弗勒(Schaeffler)、日本NSK等国际巨头。
不过,随着政策扶持力度加大、企业研发投入增加以及下游需求升级,越来越多的国内上市轴承企业正在从“量”的扩张转向“质”的飞跃。
对于投资者而言,关注那些真正具备核心技术、清晰战略路径和良好治理结构的企业,才是把握这一轮“工业复兴”机遇的关键。
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仅供信息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