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为切实解决噪声作业工人听力防护 “流于形式” 的问题,瓯海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联合温州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浙江正安检测有限公司,在当地重点企业华联集团正式启动护听器适合性检验项目,通过 “科学检测 + 精准干预” 模式,为噪声作业工人的听力健康保驾护航,这也是浙江省内首个针对企业一线工人的护听器适合性大规模检验项目。
据了解,该项目选取华联集团 80 名噪声作业工人作为首批研究对象,涵盖机械加工、冲压、锻造等多个高噪声作业岗位。项目团队引入国际先进的 3M™ E-A-Rfit™双耳验证系统,这一系统能通过精准测量护听器的个人声衰减值(PAR),直观反映工人佩戴护听器后的实际防护效果 —— 与传统 “凭经验选护听器” 的方式不同,该系统可根据每个工人的耳道结构、佩戴习惯,判断护听器是否 “适配”,以及实际降噪效果是否达到作业场景的防护需求。
项目负责人表示,当前不少企业虽为工人配备了护听器,但因缺乏科学的适配检验,常出现 “护听器标称降噪效果达标,实际佩戴后防护不足” 的问题。此次检验项目正是针对这一痛点,通过系统检测发现,部分工人因护听器佩戴不规范、产品与耳道适配性差等原因,实际防护效果仅为标称值的 60% 左右,难以抵御长期高强度噪声的侵害。基于检测结果,项目团队为每位工人提供了个性化建议:对佩戴不规范的工人开展专项培训,指导正确佩戴方法;对护听器适配性不足的工人,协助企业更换更贴合的防护装备。
除了精准检测与干预,该项目还致力于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听力防护模式。温州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团队将通过数据分析,总结不同岗位、不同噪声强度下的护听器适配规律,为瓯海乃至全省的噪声作业企业提供 “选品 — 佩戴 — 管理” 全流程指导。华联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项目实施后,工人对听力防护的重视程度显著提升,企业的职业健康管理也更具针对性,预计能将噪声相关职业伤害风险降低 30% 以上。
目前,该项目已完成首批 80 名工人的检测与干预工作,下一步将扩大覆盖范围,计划 2025 年底前延伸至瓯海辖区内 20 家重点噪声作业企业,惠及超 500 名一线工人。瓯海区疾控中心表示,将以该项目为契机,推动职业健康服务下沉企业,通过 “科研 + 实践” 结合,切实提升劳动者的职业健康保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