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振奋人心的消息在电机行业引起了广泛关注:国内首条稀土盘式电机智能示范线正式建成投产。该示范线位于稀土新材料技术创新中心,其诞生标志着我国在高端稀土永磁电机研发与产业化进程中迈出了极为关键的一步。
这条智能示范线由稀土新材料技术创新中心与德国 FEAAM 公司携手共建的 “中德永磁电机联合研发中心” 精心打造。目前,其首款成熟产品 —— 厚度仅 6 毫米的稀土永磁轴向磁通电机已成功下线,该电机功率为 3 瓦,却展现出了令人惊叹的性能指标。与同类产品相比,它体积锐减 60%,重量降低 80%,但额定转速可达每分钟 4500 - 5500 转,最大扭矩约 15 毫牛・米,最高效率更是超过了 70%,完美诠释了 “小身材大能量”。
项目组成员闫亮透露,产线凝聚了多方的研发智慧,目前团队正全力以赴推进第二代产品及自动化产线工艺的升级迭代,致力于进一步提升产品性能与生产效率。这款超薄高性能电机的应用前景极为广阔。研发团队已与国内知名车企达成合作意向,它将率先应用于汽车智能座舱散热系统。未来,其应用领域还将拓展至消费电子产品、空调服、无人机及机器人关节模组等多个领域。
作为包头市加快建设 “两个稀土基地” 创新链的重要平台,该示范线预计年底实现量产,年产能可达 50 万台。这一成果不仅是包钢集团、北方稀土在稀土新材料应用领域创新实力的有力证明,更为全球稀土永磁电机产业技术升级注入了全新的动能。稀土新材料技术创新中心由中国北方稀土 (集团) 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牵头成立,是推动我国稀土产业从资源优势向技术优势转变的核心力量。包头这条智能产线的落地,无疑在全球产业竞争中开辟出了一条全新赛道,重塑了微型电机市场的竞争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