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包装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助力行业可持续发展!

   2025-08-04 468
导读

本文报道了2025年2月28日在山东淄博举办的 “水性阻隔技术纸机规模化量产全球首发” 活动。该活动由金光纸业等企业联合主办,标志着零塑™水性阻隔食品包装纸实现全球首款规模化量产,文中详述了该包装纸的技术特点、性能优势、市场前景及活动相关情况,展现了其对包装行业绿色转型的重大意义。

2025年2月28日,一场在山东淄博山东博汇造纸基地举行的活动,为包装行业的绿色发展带来了重大喜讯。由金光纸业(APP)、巴斯夫(BASF)与都佰城(DBC)联合主办的“水性阻隔技术纸机规模化量产全球首发”活动取得圆满成功,这一活动标志着零塑™水性阻隔食品包装纸全球首款规模化量产正式发布,为包装行业的绿色转型注入了强大动力。


零塑™水性阻隔食品包装纸的诞生,是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模式深度融合的结晶。它成功突破了替代传统聚乙烯(PE)淋膜纸包装的技术瓶颈,加速了包装行业向无塑、低碳、可降解、可回收的环保纸包装方向的转型升级,对于实现“双碳”目标和“限塑”目标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活动现场吸引了近百家国内领先的食品包装供应链企业的积极参与,并且在当天成功签订了逾万吨的零塑™水性阻隔食品包装纸采购意向,为该技术的全球商业化量产奠定了坚实的市场基础。金光纸业、巴斯夫和都佰城作为全球造纸和化工行业的领军企业,它们之间的强强合作以及在中国市场的首发举措,充分彰显了跨国企业对中国市场的高度信任与坚定的投资决心,为绿色包装产业的发展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这款零塑™水性阻隔食品包装纸采用了巴斯夫的Joncryl™水性阻隔环保材料与都佰城的Bioten™水性阻隔粘结剂联合研发的先进技术,并在山东博汇现代化高速造纸设备上实现了一次性成型。这一技术创新的重大意义在于,产品无需进行二次涂布加工,便可直接应用于纸杯、纸碗等一次性食品容器的生产,这不仅大幅降低了生产成本,还提高了生产效率。


从性能方面来看,零塑™水性阻隔食品包装纸表现卓越。它不仅具备无塑、可回收、可降解、可堆肥等一系列环保特性,而且在防水、防油、可热封、可微波加热等实际使用性能方面同样十分出色,并且已获得多项全球权威认证。这些认证涵盖了可回收性、可降解与堆肥、无塑认证、食品接触安全认证以及耐高温与微波加热认证等多个领域,充分证明了该产品在环保和产品性能方面均达到了全球领先水平。



对于咖啡、新茶饮、外卖餐饮具等行业而言,零塑™水性阻隔食品包装纸的出现无疑是一场“及时雨”,为它们提供了绿色环保的全新包装解决方案。在活动当天,多位行业专家发表了重要致辞,强调了绿色革命进入产业化突破期后,企业应从降碳减塑、智能制造和价值链共建等多个维度推动技术变革,跨企业协同创新是实现技术突破和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随着全球环保政策的日益严格,水性阻隔技术的规模化量产为食品包装领域的绿色转型开辟了一条全新的道路。据专家分析,全球每年对具备防水、防油要求的功能性纸张需求高达420万吨,仅聚乙烯淋膜一次性纸杯的年消费量就超过3200亿只,而中国是这一市场的最大消费国之一。零塑™水性阻隔食品包装纸的规模化量产,通过可回收再生的特性,预计可实现68%的碳排放显著降低,其可降解性能有效替代了塑料防水膜,减少了微塑料污染,极大地提升了食品包装的安全性和环保性。借助金光纸业APP数字化智能生产技术,未来在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和环保产品使用成本上还将实现更大程度的优化。


此次活动得到了上海市外商投资协会、中国航空运输协会、上海市食品接触材料协会、上海市质量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同济大学循环经济研究所、广州绿点公益环保促进会、上海城投环境资源利用有限公司、上海奕碳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专业机构、企事业单位与民间组织的大力指导和支持。主办方与供应链合作伙伴代表共同启动了“绿色包装产品协同创新平台”,该平台致力于整合全球技术资源,推动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模式的研发与应用,积极参与行业标准的制定,全力构建绿色供应链全生态。


“水性阻隔技术纸机量产全球首发”这一事件,不仅标志着我国在绿色包装领域取得了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技术性突破,更是一次产业协同和商业模式创新的成功范例。随着“水性阻隔技术”的不断推进和商业化应用的持续扩展,未来绿色包装产业必将迎来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为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双赢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举报收藏 0打赏 0
 
更多>同类行业资讯
  • qtadmin
    加关注1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本月点击排行
大家都在“看”
快速投稿

你可能不是行业专家,但你一定有独特的观点和视角,赶紧和业内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须知

手机扫一扫,查看资讯
手机扫一扫,掌上查看本条资讯
免责声明
• 
本文为qtadmin原创作品,作者: qtadmin。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qtsms.com/news/show-36.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marketing@qtsm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