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电集团 “有质量、有用益、可持续” 的发展思路,联合动力开启战略转型,从单纯的产品提供者向风电服务提供商转变,从制造业迈向制造服务业,打造风电整体解决方案,整合了风电场风资源勘测、设计、施工建设、风机零部件制造、整机装配、风机维护维修、风电场运营等风电产业全过程服务业务。
思达公司作为联合动力运维服务的全资子公司,承担所有安装调试和运维服务工作。公司围绕 “双提升” 要求,优化安装调试管理思路,推进工程建设管理制度化、资源管理标准化、工程队伍专业化 “三化” 建设,提升工程项目质量与管理水平;秉持 “强化一个平台、完善两个系统,提升风电服务产业核心竞争力” 思路,全面加强和规范运维服务管理,提升运维服务质量与水平,提出精细化运维服务能力提升的管理创新思路。
一、安装调试标准化创新及应用
(一)强化工程项目管理制度化建设
面对工程项目批量化实施带来的管理挑战,思达公司迅速调整,设立工程管理组,从项目管理的质量、进度、风险、沟通等多维度加强制度建设,确保全年安装调试目标达成。
优化管理指标与绩效联动:优化工程项目考核指标,从进度、质量、成本三个维度构建七大指标管理体系,并与员工个人绩效挂钩,充分激发员工积极性。
优化质量管控:2015 年上半年,完善《工程项目管理指导手册》等前期工作流程,优化安装技术规范与标准,修订 13 个前期表格。严格按安装督导作业要求开展工作,跟踪机组吊装、电装督导记录及关键技术点照片,实现质量监管全覆盖。
强化时间管理:引导现场制定项目整体安装调试计划及资源需求,主线计划需与业主签字确认。积极协调资源保障计划实施,每周比对区域现场进度,偏差及时预警并纠偏。
加强风险管理:持续跟踪项目进度,梳理项目风险形成汇总清单,建立风险库及共享机制。
建立客户沟通机制:从明确关键沟通对象、增加沟通频次、优化沟通内容三方面入手,建立高效沟通机制,提升业主满意度。
强化范围管理:针对工程施工复杂因素及相关人多的特点,主动沟通明确各方职责,强化调试开工条件,保障安装调试工作顺利开展。
建立工程协调会制度:工程服务中心牵头,思达公司多部门参与,建立每日工程协调会机制,快速响应现场问题,将问题处理时间控制在 3 天内,并分析问题建立台账,跟进至根本解决。
(二)资源管理标准化
为确保年度工程项目计划顺利完成,工程管理组结合以往经验,提出项目标准化配置工具、备件思路。
人员配置标准化:工程项目现场采用 “1 + 1 + 3 + 2 + 2 + 区域机动” 模式,优先安排有项目管理经验人员担任项目经理。
工具标准化配置:依据调试经验和现场实际,制定调试工具标配清单,避免现场工具配置不全导致进度失控及成本上升。
备件标准化配置
常规备件:根据项目任务清单,梳理已知设备配型的易损备件,制定单期风场标配备件清单,不易损备件区域化配置后统一采购,按需发货。
大部件备件:要求变频器、变桨等厂家提供备件包,转移备件成本与风险,保障机组调试顺利进行。
作业指导文件标准化:汇总完善 26 份作业文件,优化安装、调试指导三级文件记录,强化重点标准管理,加强文件申领、下发及宣贯培训。
(三)安装、调试专业化队伍建设
工程服务中心自 2014 年起建设专业化工程建设、调试队伍,为工程项目年度安装、调试并网提供技术保障。
队伍与制度建设并行
加快人员招聘:做好年度人员计划,遴选区域技术骨干,严格新员工面试审核,推进专业化队伍建设,两支队伍吸纳众多新员工及技术骨干。
明确队伍结构:新员工入职前安排师傅,入职后签订 “师徒协议”,完善师徒制。
完善工作记录:现场人员通过每日反馈《工作日志》,组长审查后汇报,区域负责人汇总每周发送至专员,队伍工作日志完成率逐步提升。
搭建技能提升平台与营造学习氛围
制定周学习计划:技术支撑部制定周学习计划,组织学习作业指导书等,周末考试检验学习效果。
开展远程授课:通过远程视频培训,实现面对面交流,及时解答疑问,提升技术能力。
师傅带徒弟实操:开展新员工安装、调试练兵活动,师傅带徒弟上塔操作,助力新员工快速进入角色。
加强宣传:每月宣传技术支撑先进事迹,上报思达快讯,增强员工荣誉感。
二、运维服务标准化创新及应用
(一)运行故障分析与处理
故障日统计与处理:秉持 “故障管理到每一条” 宗旨,对风机故障现场、区域、本部逐层分析处理,要求新问题 24 小时内出临时措施,72 小时形成彻底方案,加强可复位故障分析。
强化精消缺:分析故障根本原因,对故障率高的现场倾斜资源,保障重点风场故障处理。
建立联动机制:以运行分析组为核心,各职能小组以每日故障信息为基础建立联动机制,优化重点资源配置,降低常发、批量性故障效果显著。
建立故障攻关平台:成立故障攻关小组平台,汇集多部门及供应商,对批量问题深入分析,下达工作指令,缩短问题处理周期。
完善响应机制:简化流程、优化资源,有效控制机组超时停机故障,提升机组运行稳定性。
编制故障处理手册:满足度电必争需求,快速找出故障原因并处理,提高故障处理效率。
实施周分析制度:运行分析组每周组织区域故障分析协调会,传达故障指标排名,落实区域问题,提升区域执行力。
落实状况检修:监控风机运行数据,掌握正常工况范围,分析数据趋势,预测设备状况,完善维护保养方案,消除设备隐患。
(二)维护管理重点提升
保障定检完成率:制定全年、月度定检计划,跟踪进度,分析影响因素,集中保障定检工具和物资,优化调整计划,提升定检完成效率。
开展季节性专项维护:针对夏季风机 “三高” 问题,总结 “五项” 专项季节性维护措施,纳入日常维护。
强化区域巡检管理:组织区域维护主管巡检,部门职能人员抽查,对问题项目加强巡检,专项指导,考核责任人,督促整改。
完善维护文件与培训:完善维护操作手册,录制操作视频,组织全员学习和实操培训,培训效果显著,现场负责人维护技能考试成绩良好。
(三)技术升级改造
针对运行中的批量问题,2014 年开展并实施超 60 项技术升级改造项目,累计台项超 42838 台项,包括能健变桨程序更新等多项重要技改。
(四)预防性检修与缺陷管理
完善缺陷管理:优化风电机组缺陷管理规定,实现区域缺陷管理流程化,编制管理办法并下发落实。跟踪日报,统计指标,实行业主签字确认机制,保障反馈率与客户认可度。
物资跟踪保障:统计现场缺陷物资需求,编制《缺陷问题及物资对照表》,识别超 200 项基础缺陷,为缺陷整改提供物资保障,提升运维人员缺陷处理能力。
三、项目重要贡献
完成安装调试任务:在风电行业 “抢装潮” 背景下,克服安装调试任务量大、机型复杂、施工环境恶劣等困难,顺利完成工作,获客户认可。
建立工程管理制度:从多维度加强制度建设,形成机制,确保安装调试目标完成。
实现资源标准化管理:备件标准化配置降低成本,转嫁部分备件成本与风险,工具标准化及作业文件完善提升安装调试效率与质量。
打造专业化队伍:解决高兆瓦项目调试人员紧缺问题,提升员工调试技能,保障机组调试进度与质量,降低经营成本。
降低故障率:故障率从 1 月的 0.142 次 / 台降至 12 月的 0.035 次 / 台,全年下降 75.35%。
缩短故障处理时间:单次故障处理时间从 1 月的 5.75 小时降至 12 月的 3.13 小时,全年平均下降 45.57%。
平衡运维工作:降低故障处理工时,为维护、技改和缺陷管理争取更多时间。
控制超时停机次数:严格控制超时停机,启动快速响应流程,2015 年超 3 天、超 7 天停机次数较 2014 年同期降低 30% 以上。
提升维护质量与管理能力:坚持 “养修并重、预防为主” 原则,加强运维人员培训,提升维护质量与管理能力。
构建运维管理体系:将管理理念规程化,形成涵盖运行、维护、技改和缺陷管理的标准化管理体系,并在项目现场宣贯落实。
你的预期?若你还希望对某些部分进一步精简,或者有其他修改意见,比如增减特定细节,都可以随时告诉我。